人造肉能阻止全球变暖吗

2019-08-26 10:01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百分百皇堡,零牛肉。”这是全球连锁快餐品牌汉堡王给新产品“不可能皇堡(impossiblewhopper)打出的标语,尽管它看上去和该品牌的传统皇堡别无二致,其“内涵”却震惊世界——因为它使用的是“人造肉”。

  报道称,8月8日,汉堡王开始在覆盖美国的7200家门店销售这款汉堡。汉堡中间夹着的“人造肉”来自一家名为ImpossibleFoods的制造商。为获得牛肉的口感,他们用大豆根部提取的血红素代替牛肉中的血红素分子。

  坦白地说,“人造肉”这个词或许难以激发肉食者的食欲。但对于素食主义者来说,这不失为一种新的选择,网络上也随之出现不少关于“吃素肉汉堡更健康”的讨论。

  其实口感逼真的“人造肉”早就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人们一般将“人造肉”分为两种,一种被称作“植物肉”,也就是由植物提取、制作的素肉;还有一种被称作“实验室肉”,通常是以动物细胞为基础生产出的“人造肉”。

  素肉已经大规模进军餐饮业——一些国外的超市肉类品牌出现了它的身影,国内一家公司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今年中秋节,将推出一款“人造肉馅”的月饼。

  虽然“实验室肉”的成本远高于“植物肉”,但早在6年前,“实验室牛肉尝鲜”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英美。当时参与实验的志愿者品尝之后说:“我本来以为它会更软一些……我知道它不含脂肪,所以我也不知道它吃起来会不会多汁。很接近真肉,没那么多汁,紧致度不错。”

  谈起“人造肉”,有些厂家喜欢和健康挂钩。消费者关注的往往也是价格和健康问题。但如果在近期信息中搜索这一关键词,你会发现与其紧密相连的竟然是:全球变暖。

  而“人造肉”和全球变暖的关键联系,竟然是:牛的屁。

  说来话也不长。最近国外媒体广泛报道了一份联合国报告,中心思想是人类应该转向以植物为基础的饮食,因为红肉的生产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非常大,我们吃的食物已经导致了全球变暖。

  此话怎讲?据报道,200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当时全球约10.5亿头牛排放的二氧化碳占了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8%,饲养牛的牧草运输、肥料制作过程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占9%;牛的屁以及其他排泄物释放的氨,占全球总量的2/3;排放的甲烷占全球总量的1/3。

  笔者曾经去过温室气体排放远不如牛的鸡舍,毫不夸张地说,刚走到门口就被一道刺鼻的氨气“结界”弹了回来:那气味,怎一个酸爽了得。

  事实上,牲畜的温室气体排放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最近发布的联合国报告还提到,极端天气的增加可能会导致食物链瓦解。温度再提高0.5摄氏度,在未来10到30年引发永冻层解冻、野火灾害以及不稳定的食物供应的风险就可能高起来,如果温度提高1摄氏度,未来50年发生这种风险的几率可能就“非常高”。

  一些科学家早就意识到当今的畜牧养殖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而人类对肉的需求却与日俱增。为了寻找吃肉的出路,同时阻止全球变暖,他们便开始研究人造肉。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食用人造肉,不仅是出于一种选择,也是出于没有选择。如果希望“割肉”那一天晚点到来,恐怕我们至少要在其他方面为阻止全球变暖多作些贡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