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滚滚的身体,橙红色的额头。远远望去,我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外形就像是一条身长8米的鲸鱼。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长、“蛟龙”号首席潜航员叶聪亲昵地称它为“小胖”。
对于叶聪所在的团队,“小胖”就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孩子,凝聚着许多科研人员的心血。“小胖”当前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99.8%的海洋区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这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
2002年6月,科技部正式批准设立国家“十五”863计划“7000米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徐芑南担任总设计师,领衔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等全国百余所单位开展集体攻关。
叶聪告诉记者,立项之初,我国曾研制过的最深载人潜水器不超过600米,从600米到7000米,是一次非常困难的技术跨越。
“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介绍,在7000米处的水压下,相当于指甲盖上支撑一辆重型坦克,研究人员必须设计出能承受水压的壳体、装置,使身处在7000米水下的舱内潜航员仍处于常压环境下。
极端环境的挑战不言而喻,叶聪说:“这是探索边界的工作,无论是深度、温度、压力、浑浊水流,都面临极大难度和风险。”极端环境需要科研人员实现“极限制造”,让载人潜水器上的每一个零件都经受住深海压力的巨大考验,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就必须突破以往的设计方案和材料,把潜水器的所有性能都做到极致。
从无到有,深海载人潜水器的设计当时在国际上没有现成标准和规范,相关资料难得一见,相关人才也严重“断档”,叶聪这批年轻人挑起了大梁。
2003年,刚工作两年的叶聪被任命为总布置主任设计师。总布置是潜水器设计的关键部分,所有潜水器设备的功能、指标、接口都需要通过总布置主任设计师来协调和配置,可以说是整个潜水器设计的主线。从最初的草图到完工图,几年下来,叶聪已经修改了几百遍。“每一个部件都要算得很清楚,有时候都要一厘米一厘米地去计算,操作时间都要精确到秒。”
项目中的所有人都在帮助叶聪这样的年轻人成长,徐芑南院士那时已经70多岁,但仍亲自指导年轻人。七〇二所水下工程开发研究室时任主任、“蛟龙”号的副总设计师胡震经常与年轻人一起讨论,传授本领。徐芑南曾形容过这种齐心协力的合作,“人人都是主角,人人又都是其他人的配角。大家相互补台,互不拆台。”
严密的理论分析,离不开扎实的应用技术研究。“蛟龙”号完成了前后大量的试验工作和模型验证。
对“蛟龙”号科考队员们而言,每一次执行下潜任务都一刻不能松懈,深海中复杂未知的环境随时可能发生危险。冰冷的海水、超高压的水下环境、地形复杂的海底,都让潜水器内的人员精神紧绷,随时都要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从2009年至2012年,“蛟龙”号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的海试成功。
正如中国神话传说“蛟龙闹海”,这条高科技的“蛟龙”,在深海弄出了大动静。叶聪说,中国仅用10年突破7000米深潜纪录,得益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不断发展的技术和工业制造能力。
作为“蛟龙”号的兄弟,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台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2018年开始已经在南海投入应用,其使用效能、经济性和可靠性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由此,中国载人深潜同时具备了向最深海处进发和大范围调查的双重能力。
站在“蛟龙”号的肩膀上,中国正在研发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叶聪担任总设计师。未来,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将进一步深潜到万米级深海,可以探测“蛟龙”号尚不能覆盖的余下0.2%面积的海洋。
“我们不仅可以把装备造出来,而且可以把它用好,然后利用得到的数据做出更好的装备,甚至把这些成果向全世界发布,去推动整个世界海洋科学的进步。” 我国向海洋深处进军的中国梦,正通过叶聪所在的“龙之队”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