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查阅资料和参观博物馆,我们可以了解兰州不同时期的山、河、桥的颜色和外观,尽可能准确地还原历史。兰州理工大学的学生史永鹏说,“我们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遇到了很多问题,因为历史太长,中山大桥的资料很少,这给我们在修复后期带来了很多困难。”
图为动画修复的中山大桥施工场景
兰州是黄河流经的城市。黄河滋润着黄土高原,同时也阻止了黄河两岸的人们交流。曾经有一首民歌“隔天渡河,过鬼门关”。
为了实现黄河两岸的交流,中山桥建于清光绪193年(1907年)。它最初被命名为“兰州黄河铁路桥”,后来改名为“中山桥”。铁路桥的所有建筑材料都是从德国运来的。由于崎岖的道路和运输工具的限制,用了五个月的时间把400万斤的建筑材料运到黄河。
为了使减少率更高,史永鹏和他的同学一起拍摄航空照片和测量,收集旧照片作为原始设计的参考。史永鹏说,我们在古代什么也没见过,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材料用我们的想象力来修复它,这样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这座百年古桥的历史变迁。
“我喜欢这个项目。它给我带来快乐和兴奋。我正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史永鹏说:“我们一起探索历史的进程,也让我更好地了解中国深厚的文化遗产。”
这幅画显示老师在指导学生
动漫修复中山大桥建设项目是由兰州理工大学教师牵头的公益项目。自2018年以来,已经为两名教师和九名学生的毕业项目做了准备。内容包括中山大桥建设前期准备、基坑开挖、墩台及桥体施工的全过程,以及中山大桥在漫长历史中的演变。
兰州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马慕春表示,中山桥是兰州著名建筑之一。这座桥是怎么建在黄河上的?目前,只有一些图片和零散的照片是外国人制作的,可以用现代数字技术还原,这样你可以更清楚地理解。这段历史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