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0名青年志愿者服务残运会暨特奥会:残健相融 携手同行

2019-09-02 10:57  来源: 天津日报

天津北方网讯: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拼搏的赛场上,在下榻的酒店里,每一名残疾人运动员的背后都有温暖相伴。

在本届残运会暨特奥会上,来自全市25所高校的7500名青年志愿者用爱心汇聚滚滚暖流,他们与残疾人运动员手牵手、肩并肩,为黑暗世界送去光明、为无声世界送去声音、为残缺身体送去翅膀……残健相融、携手同行,温馨感人的画面无处不在。

“欢迎来到天津!”无论是在机场、还是在火车站,所有参赛的运动员抵津后,便有了专属的“小帮手”。

“这是我的手机号码,您也可以加我微信,有什么事您随时联系我。”即使是深夜,只要有需求,一个电话、一条微信消息随叫随到。

从陌生到熟悉,从信任到依赖,每一名志愿者以饱满的热情和一丝不苟的服务态度拉近了与参赛运动员的距离,搭起了一座友谊桥。

“你到宿舍了吗?”这是在参加完开幕式后,回到驻地宾馆,一名辽宁队的残疾人运动员发给志愿者张严玮的一条微信消息。这是一名盲人运动员,从下午出发到开幕式现场,他的一只手放在张严玮的肩膀上,一路上他用耳朵聆听风景。

让张严玮意想不到的是,在路上,随口说出自己宿舍的位置,竟被这名残疾人运动员记在了心里,“他跟我说,他算了算从驻地宾馆到我们宿舍大约需要多长时间,所以,当开幕式结束,我把他送到宾馆后,他按照自己估摸的时间,给我发微信,确定我是否安全到达宿舍。其实,这些残疾人运动员特别愿意有更多的人走近他们的世界,一旦你走进了他们的世界,他们会把你当成贴心的朋友。”

为了赛事服务,这些志愿者们提前结束了假期,7月10日,开闭幕式志愿者上岗;8月8日,文体展演志愿者上岗;8月14日、19日、21日、23日新闻宣传、医疗卫生、安保、票务、接待等岗位志愿者陆续上岗。

“这些孩子确实挺棒的。”本届残运会暨特奥会组委会志愿者工作部部长莫洪胜介绍。“不同于其他赛事服务,残运会志愿服务不光要有热情,还有很多服务细节需要掌握,这给志愿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莫洪胜说,我们请来了市残联的指导老师,为广大志愿者提供高质量培训,培训方向主要是如何服务残疾人的特殊要求、怎样使用手语等交流工具,此外还着重培训了志愿者对于无障碍设施的使用方式,而在志愿者培训手册中也专门增加一章内容描写服务残疾人运动员的方式方法。

专业的培训让广大志愿者有了“用武之地”──作为特奥会的志愿者,他们服务的对象有一些特殊性。在女子4×50米混合泳接力比赛的过程中,两位运动员交接棒,岸上的运动员一时不知如何跳进水中,致使比赛陷入了僵局,此时,陪伴他的志愿者用鼓励的语言帮助他走出了畏难的情绪,比赛才得以顺利进行。

在特奥会的赛场上,突发状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也是在考验着志愿者的应对能力。在女子800米游泳比赛过后,一位运动员似乎出现了中暑的症状,呕吐、烦躁,面对眼前的一幕,志愿者们伸出了温暖的手,用纸巾帮运动员擦拭脸颊与手掌,丝毫不在乎自己是否会沾上污渍,同时,关切地询问,让运动员烦躁不安的情绪恢复了平静。

“在参与志愿服务时,除了要求我们微笑服务、文明用语外,还要对待残疾人既不能‘俯视’也不能‘仰视’,必须以平等、尊重的心态提供服务。”作为志愿者,来自天津师范大学的张雨萌说,假设看见坐在轮椅的残疾人东西掉在地上了,不能赶忙帮其捡起来,而是要先征求对方的意见,需要帮忙吗?因为每一名残疾人运动员都有一颗好强的心,我们要设身处地,充分考虑对方的心理需求。

一直以来,“残健融合”是整个残疾人事业的终极理想。“不是不理解而是不了解,不是不人道而是不知道。”如何打破健全人和残疾人之间的“隔阂”?残运会、特奥会不只带来励志、感动、精神,通过志愿者与残疾人运动员在一起,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该怎样守护折翼的天使,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