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环境部获悉,2018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5.8%,基本扭转了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14.3%,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从2005年的72.4%下降到2018年的59%,为实现“十三五”应对气候变化目标、落实到2030年的国家自主贡献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5年,我国提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60%至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为落实这一目标任务,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持续落实“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完成碳强度下降年度目标,积极研究并组织编制“国家自主贡献进展报告”和“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并持续推动地方开展各类低碳试点示范,鼓励地方制定低碳发展战略和政策。
据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介绍,下一步,我国将认真谋划“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和中长期目标任务,加强落实目标任务的基础能力,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管理和统计核算工作机制;坚持以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工作定位,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相关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建设。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方面,我国也将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和公平原则,继续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同时按照《巴黎协定》要求,按时提交国家自主贡献进展报告和本世纪中叶中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